昔時篆刻碑誌留千秋  今日影音數位存萬年

人生一路走來
感嘆變化無常
特撰寫此部落格
留住當下 留住美好

慢活系列─網路靜心禪修:『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水穿石磨流 歲月已無縱 此中有真意 欲辯卻忘言』

慢活系列─網路靜心禪修:
『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水穿石磨流 歲月已無縱 此中有真意 欲辯卻忘言』

昔時篆刻碑誌留千秋 今日影音數位存萬年

昔時篆刻碑誌留千秋 今日影音數位存萬年

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

破布子和蓬萊醬

人間福報副刊

破布子和蓬萊醬
2010/9/17
作者:歐銀釧
住在南方的朋友阿真寄來一個紙箱。裡面有兩種果實,一種是芒果,一種是破布子。阿真總是埋頭在果園裡工作,不多語。可是,忽然寄兩種果子來,想必有她的意思。

第一次打電話給她,沒人接聽,可能是到果園裡忙了。再撥電話還是留言狀態。傍晚再撥,終於聽見她陽光般的爽朗聲音。

她說:「破布子和芒果的成熟季節一樣。民間傳說,吃破布子可以解毒。據說,如果吃了未熟的芒果,可能會不小心長瘡或過敏,這時吃破布子可解毒。真是奇妙,上天生一物之後,自有一種解毒物隨之而來。」

阿真善於種果子,果園裡種了芭樂樹、棗子樹、芒果樹,還有一些破布子樹。她常自己製作各種蜜餞,我吃過她用麥芽糖熬煮的番茄蜜餞、棗子蜜餞,還有醃芭樂,每一種都有特殊風味。破布子為紫草科,每年夏天果實成熟,呈黃橙色時,即可採收,製作破布子醬。但是阿真提醒,做破布子醬時,不能吃芒果,也不能把芒果放在旁邊。老人家告訴她,如果有芒果在旁,或是芒果味干擾,破布子即不會黏稠,做不成美味之醬。

「為什麼?」好奇怪。我問。

「可能是破布子要專心變成醬吧!這是老人家告訴我的。我喜歡依著古法生活。」
她說,破布子醬做工繁複,考驗耐性。它的作法有兩種,一為塊狀,一為粒狀。採摘回來新鮮的破布子,得先用剪刀剪下一粒粒的破布子漿果,再把破布子果實浸在水裡,洗淨、去蒂,緊接著,再燒一大鍋熱水,把破布子下鍋煮約三小時,撈起瀝乾,除去澀味。


接著趁熱加入粗鹽,擠出破布子黏黏的汁液,再用白醬油、冰糖、薑等攪拌,再煮約十分鐘,壓縮成扁平塊狀,這就是塊狀破布子。另一種顆粒狀的製作方式是:將破布子的成熟果實煮好瀝乾,之後,浸在甘草及醬油汁裡,不必壓,保留粒狀。

兩種破布子吃起來都很甘美,這是農家常年的桌上小菜。有時直接佐粥,有時蒸煮,甘甜醇美,別有風味。
一九三二年,連雅堂撰寫的《雅言》指出,以前台南府城的人,以破布子「入鍋,下鹽煮之,粘合如膠,可佐飯。又與豆腐同煮,濃淡得中。」歷經時光,破布子食用方式都差不多。阿真家一代傳一代,正是典型的農家生活。

盛夏時節,嘗了阿真寄來的破布子,也吃了她種的芒果,好奇著這些果實的身世,翻開書查詢著。在一首詩裡看到一種以芒果醃製的果醬,名為「蓬萊醬」。一八七五年王凱泰在《台灣雜詠》一詩裡寫道 :「高樹濃陰盛暑天,出林檨子最新鮮。島人艷說蓬萊醬,誰是蓬萊籍裡仙。」再翻書頁,讀到謝金鑾的「檨二首」裡也有詩云:「兒家一盅蓬萊醬,待與神仙下箸餐」。
據說那時的人喜歡以芒果做成醬,名為「蓬萊醬」,我想那可能是酸酸甜甜,如橘醬之類的味道吧?傳說「蓬萊醬」是以未熟芒果加糖醃製而成的一種果醬,用以沾食物。現在好像少有人製這種醬了,我不曾吃過,只嘗過醃過的芒果,俗稱「情人果」。


夏日時節,嘗著阿真自家種的芒果,讀著這首詩,想像蓬萊醬的味道,夜裡竟夢見阿真在果園裡釀著蓬萊醬。

白日醒來,告訴阿真那夢境,談起傳說中的蓬萊醬,平日喜歡醃製各種農產品的她,驚訝古時有這種醬。她說,沒聽過這種醬,不過,她想試做看,正好家裡種的芒果樹成熟了,果子滿樹,有些生吃,有些就來試做「蓬萊醬」。

「詩裡的『蓬萊醬』是用什麼品種的芒果?」阿真問。

我沒有時光機可搭,不能向一百三十五年前的詩人王凱泰詢問。查了資料,發現芒果有好多個名字:「檬果」、「番檨」、「香檨」、「黃檨」、「番蒜」,原產於印度,後來傳到亞洲一些熱帶地區。在植物專家潘富俊所著的《福爾摩沙植物記》記述,台灣於一六五一年左右由荷蘭人從爪哇引入,廣為栽種。
清康熙三十六年,也就是一六九七年,清人郁永河來台,他在所著《台灣竹枝詞》裡,有一首詩寫到他首次吃到芒果的心情:「不是哀梨不是楂,酸香滋味似甜瓜。枇杷不見黃金果,番檨何勞向客誇。」詩後附註「番檨生大樹上,形如茄子;夏至始熟,台人甚珍之。」

那時郁永河吃的芒果該是一般的土芒果,果形較小,果肉薄,香氣襲人。雖然他在詩中云「番檨何勞向客誇」,但那酸甜美的味道一定讓他難忘,心有所思,才將芒果入了詩。

於是,阿真想要以土芒果來實驗,製作「蓬萊醬」。「下一次可能寄蓬萊醬給你噢 !我要請問村裡的老人,也許有人還知道這食譜哩!老人是寶,他們的腦海裡總有著許多問題的答案!」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